• <output id="lblzp"></output>

      1. <menuitem id="lblzp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<menuitem id="lblzp"><video id="lblzp"></video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賞詩詞網

            秋詞

            (30577人評分) 8.3

            朝代:唐代

            作者: 劉禹錫

            原文:

            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。
            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。

            評分:
            很差 較差 還行 推薦 力薦

            參考翻譯

            寫翻譯 寫翻譯

            譯文及注釋

            作者:佚名

            譯文
           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,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。
            萬里晴空,一只鶴凌云而飛起,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。

            注釋
            ①悲寂寥:悲嘆蕭條。
            ②春朝:春天。
            ③排:推開。
            ④碧霄:青天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參考資料:

            1、 梁守中.劉禹錫詩選譯:巴蜀書社,1991:22-23

            參考賞析

            寫賞析 寫賞析

            賞析

              秋,在大自然中,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,它的“瘦”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,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、回味。于是,秋,便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里,在一個個方正的漢字中低吟,把那縷縷的哀怨、愁緒、思念、牽掛,熏染得迷迷離離。   然而劉禹錫的《秋詞》,卻另辟蹊徑,一反常調,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。更為難得可貴的是,《秋詞》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后的作品,讓人佩服劉禹錫的待人處世。原詩兩首,所選的是第一首。   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

            創作背景

             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。公元805年(永貞元年),順宗即位,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,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。但革新遭到宦官、藩鎮、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,以失敗而告終。順宗被迫退位,王叔文賜死,劉禹錫被貶??少F的是,詩人在遭受嚴重打擊后,并沒有消沉下去。劉禹錫貶到朗州(湖南常德)時,是三十四歲。正感到春風得意,卻被趕出了朝廷,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。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,做事都想與眾不同,不肯人云亦云?!肚镌~二首》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

            鑒賞

              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詩人開篇,即以議論起筆,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,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。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,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?!白怨拧焙汀胺辍?,極言悲秋的傳統看法的時代久遠和思路模式的頑固。接著一句用“我言”直抒胸臆,態度鮮明,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,這種自信,盡管染上的,是一種不幸的色彩,然而,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?!扒锶談俅撼?,用對比手法,熱情贊美秋天,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,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

            作者介紹

            劉禹錫
            劉禹錫 劉禹錫(772-842),字夢得,漢族,中國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陽,唐朝文學家,哲學家,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監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,有“詩豪”之稱。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。政治上主張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(今湖南常德)。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、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“漢壽城春望”。...
            猜您喜歡的詩文:
            (朗誦者:蔣偉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