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output id="lblzp"></output>

      1. <menuitem id="lblzp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<menuitem id="lblzp"><video id="lblzp"></video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賞詩詞網

            望廬山瀑布

            (30577人評分) 8.3

            朝代:唐代

            作者: 李白

            原文:

            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
            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
            評分:
            很差 較差 還行 推薦 力薦

            參考翻譯

            寫翻譯 寫翻譯

            譯文及注釋

            作者:佚名

            譯文
           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,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。
           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,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。

            注釋
            1.香爐:指香爐峰。紫煙:指日光透過云霧,遠望如紫色的煙云。孟浩然《彭蠡湖中望廬山》:“香爐初上日,瀑布噴成虹?!薄叭照铡倍洌阂蛔鳌皬]山上與星斗連,日照香爐生紫煙”。
            2.遙看:從遠處看。掛:懸掛。前川:一作“長川”。川:河流,這里指瀑布。
            3.直:筆直。三千尺:形容山高。這里是夸張的說法,不是實指。
            4.疑:懷疑。銀河: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。九天:一作“半天”。古人認為天有九重,九天是天的最高層,九重天,即天空最高處。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。

            參考賞析

            寫賞析 寫賞析

            賞析

             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。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,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。   首句“日照香爐生紫煙”?!跋銧t”是指廬山的香爐峰。此峰在廬山西北,形狀尖圓,像座香爐。由于瀑布飛瀉,水氣蒸騰而上,在麗日照耀下,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。一個“生”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。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,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。   次句“遙看瀑布掛前川”?!斑b看瀑布

            創作背景

              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(唐玄宗開元十三年)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。吳小如教授認為,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,內容也有一部分重復,疑非一時之作。詹锳先生在《李白詩文系年》中根據任華《雜言寄李白》詩,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(開元年間)所作。另有人認為第二首七絕作于公元756年(唐玄宗天寶十五年)李白到廬山的夏秋之交。

            賞析二

              這首詩是七言絕句。此詩中的香爐,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,“在廬山西北,其峰尖圓,煙云聚散,如博山香爐之狀”(樂史《太平寰宇記》)??墒?,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,便成了另一番景象: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,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,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,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。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,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,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。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?!斑b看瀑布掛前川”,前四字是點題?!皰烨按ā?,這是“望

            作者介紹

            李白
            李白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念館。...
            猜您喜歡的詩文:
            (朗誦者:蔣偉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