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output id="lblzp"></output>

      1. <menuitem id="lblzp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<menuitem id="lblzp"><video id="lblzp"></video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賞詩詞網

            山水

            形式
            蘇軾

           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

            作者:蘇軾  

            金山樓觀何眈眈,撞鐘擊鼓聞淮南。 焦山何有有修竹,采薪汲水僧兩三。 云霾浪打人跡絕,時有沙戶祈春蠶。 我來金山更留宿,而此不到心懷慚。 同游盡返決獨往,賦命窮薄輕江潭。 清晨無風浪自涌,中流歌嘯倚半酣。 老僧下山驚客至,迎笑喜作巴人談。 自言久客忘鄉井,只有彌勒為同

            秦觀

            泗州東城晚望

            作者:秦觀  

            渺渺孤城白水環,舳艫人語夕霏間。 林梢一抹青如畫,應是淮流轉處山。

            諸子喻山水

            作者:先秦諸子  

            子曰:“譬如為山,未成一簣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雖覆一簣,進,吾往也。 《論語·子罕》  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,心不地則物不必載。太山不立好惡,故能成其高;江海不擇小助,故能成其富。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,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。上無忿怒之毒,下無伏怨之患,上下交樸,以道為舍。故

            朱熹

            百丈山記

            作者:朱熹  

            登百丈山三里許,右俯絕壑,左控垂崖,壘石為磴,十余級乃得度。山之勝,蓋自此始。   循磴而東,即得小澗。石梁跨于其上。皆蒼藤古木,雖盛夏亭午無暑氣。水皆清澈,自高淙下,其聲濺濺然。度石梁,循兩崖曲折而上,得山門。小屋三間,不能容十許人,然前瞰澗水,后臨石池,風來兩峽間,終日不絕

            王安石

            北山

            作者:王安石  

            北山輸綠漲橫陂,直塹回塘滟滟時。 細數落花因坐久,緩尋芳草得歸遲。

            蘇軾

           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

            作者:蘇軾  

            山蒼蒼,水茫茫,大孤小孤江中央。 崖崩路絕猿鳥去,惟有喬木攙天長。 客舟何處來,棹歌中流聲抑揚。 沙平風軟望不到,孤山久與船低昂。 峨峨兩煙鬟,曉鏡開新妝。 舟中賈客莫漫狂,小姑前年嫁彭郎。

            朱栴

            青杏兒·秋

            作者:朱栴  

            午枕夢初殘,高樓上,獨憑闌干。清商應律金風至,砧聲斷續,笳音幽怨,雁陣驚寒。 景物不堪看,凝眸處愁有千般。秋光談薄人情似,迢迢野水,茫茫衰草,隱隱青山。

            李白

            望廬山瀑布

            作者:李白  

            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 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
            吳均

            與朱元思書

            作者:吳均  

            風煙俱凈,天山共色。從流飄蕩,任意東西。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,奇山異水,天下獨絕。   水皆縹碧,千丈見底。游魚細石,直視無礙。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。   夾岸高山,皆生寒樹,負勢競上,互相軒邈,爭高直指,千百成峰。泉水激石,泠泠作響;好鳥相鳴,嚶嚶成韻。蟬則千轉不窮,猿則百叫

            巫山一段云·古廟依青嶂

            作者:李珣  

            古廟依青嶂,行宮枕碧流。水聲山色鎖妝樓。往事思悠悠。 云雨朝還暮,煙花春復秋。啼猿何必近孤舟。行客自多愁。

            白居易

            長相思·汴水流

            作者:白居易  

            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州古渡頭。吳山點點愁。 思悠悠,恨悠悠,恨到歸時方始休。月明人倚樓。

            梅堯臣

            東溪

            作者:梅堯臣  

            行到東溪看水時,坐臨孤嶼發船遲。 野鳧眠岸有閑意,老樹著花無丑枝。 短短蒲耳齊似剪,平平沙石凈于篩。 情雖不厭住不得,薄暮歸來車馬疲。

            王觀

            卜算子·送鮑浩然之浙東

            作者:王觀  

            水是眼波橫,山是眉峰聚。欲問行人去那邊?眉眼盈盈處。 才始送春歸,又送君歸去。若到江南趕上春,千萬和春住。

            吳偉業

            生查子·旅思

            作者:吳偉業  

            一尺過江山,萬點長淮樹。石上水潺潺,流入青溪去。 六月北風寒,落葉無朝暮。度樾與穿云,林黑行人顧。

            辛棄疾

            沁園春·靈山齋庵賦時筑偃湖未成

            作者:辛棄疾  

            疊嶂西馳,萬馬回旋,眾山欲東。正驚湍直下,跳珠倒濺;小橋橫截,缺月初弓。老合投閑,天教多事,檢校長身十萬松。吾廬小,在龍蛇影外,風雨聲中。 爭先見面重重,看爽氣朝來三數峰。似謝家子弟,衣冠磊落;相如庭戶,車騎雍容。我覺其間,雄深雅健,如對文章太史公。新堤路,問偃湖何日,煙水蒙蒙?

            辛棄疾

            清平樂·題上盧橋

            作者:辛棄疾  

            清溪奔快。不管青山礙。千里盤盤平世界。更著溪山襟帶。 古今陵谷茫茫。市朝往往耕桑。此地居然形勝,似曾小小興亡。

            張孝祥

            浣溪沙·洞庭

            作者:張孝祥  

            行盡瀟湘到洞庭。楚天闊處數峰青。旗梢不動晚波平。 紅蓼一灣紋纈亂,白魚雙尾玉刀明。夜涼船影浸疏星。

            張元干

            浣溪沙·山繞平湖波撼城

            作者:張元干  

            山繞平湖波撼城。湖光倒影浸山青。水晶樓下欲三更。 霧柳暗時云度月,露荷翻處水流螢。蕭蕭散發到天明。

            秦觀

            點絳唇·醉漾輕舟

            作者:秦觀  

            醉漾輕舟,信流引到花深處。塵緣相誤。無計花間住。 煙水茫茫,千里斜陽暮。山無數。亂紅如雨。不記來時路。

            蘇軾

            江神子·江景

            作者:蘇軾  

            湖上與張先同賦,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,水風清,晚霞明。一朵芙蕖,開過尚盈盈。何處飛來雙白鷺,如有意,慕娉婷。 忽聞江上弄哀箏,苦含情,遣誰聽!煙斂云收,依約是湘靈。欲待曲終尋問取,人不見,數峰青。

            1 2 3 4 5 6 下一頁 共111篇
            詩詞周邊
            古文典籍
            著名詩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