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
作者:蘇軾
定知玉兔十分圓,化作霜風九月寒。 寄語重門休上鑰,夜潮流向月中看。 萬人鼓噪懾吳儂,猶似浮江老阿童。 欲識潮頭高幾許?越山渾在浪花中。 江邊身世兩悠悠,久與滄波共白頭。 造物亦知人易老,故叫江水向西流。 吳兒生長狎濤淵,冒利輕生不自憐。 東海若知明▼
原文:
清平樂·彈琴峽題壁
作者:納蘭性德
泠泠徹夜,誰是知音者。如夢前朝何處也,一曲邊愁難寫。 極天關塞云中,人隨落雁西風。喚取紅襟翠袖,莫教淚灑英雄。 ▼
春江花月夜二首
作者:楊廣
暮江平不動,春花滿正開。 流波將月去,潮水帶星來。 夜露含花氣,春潭漾月暉。 漢水逢游女,湘川值二妃。 ▼
三峽
作者:酈道元
自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。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。自非亭午夜分,不見曦月。 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絕?;蛲趺毙?,有時朝發白帝,暮到江陵,其間千二百里,雖乘奔御風,不以疾也。(溯 同:泝) 春冬之時,則素湍綠潭,回清倒影。絕巘多生怪柏,懸泉瀑布,飛漱其間,清榮峻茂▼
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
作者:查慎行
長風霾云莽千里,云氣蓬蓬天冒水。 風收云散波乍平,倒轉青天作湖底。 初看落日沉波紅,素月欲升天斂容。 舟人回首盡東望,吞吐故在馮夷宮。 須臾忽自波心上,鏡面橫開十余丈。 月光浸水水浸天,一派空明互回蕩。 此時驪龍潛最深,目炫不得銜珠吟。 巨魚無知作騰踔,鱗甲一動千黃金。 人間此境▼
霜天曉角·儀真江上夜泊
作者:黃機
寒江夜宿。長嘯江之曲。水底魚龍驚動,風卷地、浪翻屋。 詩情吟未足。酒興斷還續。草草興亡休問,功名淚、欲盈掬。▼
滿江紅·中秋夜潮
作者:史達祖
萬水歸陰,故潮信盈虛因月。偏只到、涼秋半破,斗成雙絕。有物指磨金鏡凈,何人拏攫銀河決?想子胥今夜見嫦娥,沉冤雪。 光直下,蛟龍穴;聲直上,蟾蜍窟。對望中天地,洞然如刷。激氣已能驅粉黛,舉杯便可吞吳越。待明朝說似與兒曹,心應折!▼
夜游宮·葉下斜陽照水
作者:周邦彥
葉下斜陽照水。卷輕浪、沈沈千里。橋上酸風射眸子。立多時,看黃昏,燈火市。 古屋寒窗底。聽幾片、井桐飛墜。不戀單衾再三起。有誰知,為蕭娘,書一紙。▼
南湖早春
作者:白居易
風回云斷雨初晴,返照湖邊暖復明。 亂點碎紅山杏發,平鋪新綠水蘋生。 翅低白雁飛仍重,舌澀黃鸝語未成。 不道江南春不好,年年衰病減心情。▼
暮江吟
一道殘陽鋪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紅。 可憐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(真珠 通 珍珠)▼
條山蒼
作者:韓愈
條山蒼,河水黃。浪波沄沄去,松柏在山岡。▼
安州應城玉女湯作
作者:李白
神女歿幽境,湯池流大川。 陰陽結炎炭,造化開靈泉。 地底爍朱火,沙旁歊素煙。 沸珠躍明月,皎鏡涵空天。 氣浮蘭芳滿,色漲桃花然。 精覽萬殊入,潛行七澤連。 愈疾功莫尚,變盈道乃全。 濯纓掬清泚,晞發弄潺湲。 散下楚王國,分澆宋玉田。 可以奉巡幸,奈何隔窮偏。 獨隨朝宗水,赴海輸微▼
清溪行 / 宣州清溪
清溪清我心,水色異諸水。借問新安江,見底何如此。 人行明鏡中,鳥度屏風里。向晚猩猩啼,空悲遠游子。▼
宿建德江
作者:孟浩然
移舟泊煙渚,日暮客愁新。 野曠天低樹,江清月近人。▼
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
山暝聞猿愁,滄江急夜流。風鳴兩岸葉,月照一孤舟。 建德非吾土,維揚憶舊游。還將兩行淚,遙寄海西頭。▼
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/ 臨洞庭
八月湖水平,涵虛混太清。氣蒸云夢澤,波撼岳陽城。 欲濟無舟楫,端居恥圣明。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。▼
秋江送別二首
作者:王勃
早是他鄉值早秋,江亭明月帶江流。 已覺逝川傷別念,復看津樹隱離舟。 歸舟歸騎儼成行,江南江北互相望。 誰謂波瀾才一水,已覺山川是兩鄉。▼
泮水
作者:佚名
思樂泮水,薄采其芹。魯侯戾止,言觀其旂。其旂茷茷,鸞聲噦噦。無小無大,從公于邁。 思樂泮水,薄采其藻。魯侯戾止,其馬蹻蹻。其馬蹻蹻,其音昭昭。載色載笑,匪怒伊教。 思樂泮水,薄采其茆。魯侯戾止,在泮飲酒。既飲旨酒,永錫難老。順彼長道,屈此群丑。 穆穆魯侯,敬明其德。敬慎威儀▼
唐風·揚之水
揚之水,白石鑿鑿。素衣朱襮,從子于沃。既見君子,云何不樂? 揚之水,白石皓皓。素衣朱繡,從子于鵠。既見君子,云何其憂? 揚之水,白石粼粼。我聞有命,不敢以告人。▼
早春夜宴
作者:武則天
九春開上節,千門敞夜扉。 蘭燈吐新焰,桂魄朗圓輝。 送酒惟須滿,流杯不用稀。 務使霞漿興,方乘泛洛歸。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