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output id="lblzp"></output>

      1. <menuitem id="lblzp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<menuitem id="lblzp"><video id="lblzp"></video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賞詩詞網

            李賀

            李賀
                李賀(約公元791年-約817年),字長吉,漢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陽宜陽縣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稱李昌谷,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詩鬼”之稱,是與“詩圣”杜甫、“詩仙”李白、“詩佛”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。有《雁門太守行》、《李憑箜篌引》等名篇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,與李白、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。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。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,抒發對理想、抱負的追求;對當時藩鎮割據、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。留下了“黑云壓城城欲摧”,“雄雞一聲天下白”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等千古佳句。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,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,所以后人常稱他為“鬼才”,“詩鬼”,創作的詩文為“鬼仙之辭”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長吉鬼才’之說。李賀是繼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。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,27歲英年早逝。

            參考資料

            加資料 加資料

            軼事

            ——李賀的小布袋究能裝得下多少好詩  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評論《水滸傳》時曾指出:“非世上先有是事,即令文人面壁九年,嘔血十石,亦何能至此哉!”①這里所說“嘔血”一事,跟晉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親喪逝而喝酒二斗后,便大哭起來并“因吐血”之事大為不同。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,正是唐人李商隱所寫《李長吉傳》里的李賀少年寫詩

            介紹

            李賀(790~816) ,唐代詩人,字長吉,世人稱他為“詩鬼”。福昌昌谷(今河南洛陽宜陽縣)人。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因此稱他為李昌谷。   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后裔,但系遠支,與皇族關系已很疏遠。其父晉肅官位很低,家境也不富裕。他“細瘦通眉,長指爪”,童年即能詞章,15、16歲時,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。元和

            年譜

            公元790(唐德宗貞元六年) 1歲 李賀出生。 公元796(貞元十二年) 7歲 《唐摭言》載“七歲能辭章。韓愈、皇甫湜始聞未信。過其家,使賀賦詩,援筆輒就,如素構,自目曰《高軒過》,二人大驚,自是有名”?!缎绿茣肺纯急娑?、《太平廣記》亦引之有“賀年七歲,以長短之歌名動京師。時韓愈、皇甫湜賢賀所業……”。 公元

            詩詞特點

            李賀詩受楚辭、古樂府、齊梁宮體、李杜、韓愈等多方面影響,經自己熔鑄、苦吟,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。李詩最大的特色,就是想象豐富奇特、語言瑰麗奇峭。長吉上訪天河、游月宮;下論古今、探鬼魅,他的想象神奇瑰麗、旖旎絢爛。長吉刻意錘煉語言,造語奇雋,凝練峭拔,色彩濃麗。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、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。如“羲和敲日玻璃

            詩作概覽

            李賀一生,以詩為業。他的《高軒過》贊韓愈和皇甫湜的詩文“筆補造化天無功”,也可以作為他的自我評贊。他的詩,包括四方面內容:  ?。?)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。他寫這類作品,有一定的現實基礎。早年家居昌谷,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,征調運輸所必經,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,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,有所見聞;后來京城羈旅

            故里

            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故里在當今宜陽縣三鄉鄉的昌谷。   宜陽三鄉村東的連昌河源于陜縣,自西北向東南穿谷而過,經洛寧縣東北境入宜陽三鄉,注入洛河,昌谷就在連昌河與洛河的匯合處,昌谷之名即以連昌河谷而得。舊《宜陽縣志》載:“長吉(李賀)多才,棲息昌谷”。在李賀的詩歌中,有不少直接以昌谷為題的作品。據《南園十三首·其二》